彭博社新能源財經BNEF最近發(fā)布了2021-2026全球鋰離子電池市場預測認為,由于持續(xù)的投資以及當?shù)睾腿驅ζ滗囯x子電池的強勁需求,中國在預測期內將繼續(xù)主導全球鋰離子電池供應鏈排名。
總體來說,BNEF通過關鍵原材料的可用性和供應;電池芯和組件的制造;當?shù)貙﹄妱悠嚭蛢δ艿男枨?;以及政策和環(huán)境方面的考慮等關鍵主題的41個指標對全球30個領先的國家/地區(qū)在鋰離子電池供應鏈方面進行了排名。其中,中國、美國、德國、瑞典和加拿大位列前五名。
目前,中國擁有全球80%的電池制造能力,預計未來五年產能將增至2太瓦時以上,足以生產超過2000萬輛電動汽車所需的電池。然而,隨著世界各國政府認識到電池行業(yè)的戰(zhàn)略重要性,本地供應鏈正在興起,以挑戰(zhàn)中國的主導地位。
其次是美國,美國擁有僅次于中國的全球第二大電動汽車市場。特斯拉和亞洲電池制造商繼續(xù)在該國進行大量投資,拜登政府幫助建立國內電池供應鏈和支持電動汽車增長的政策將進一步鞏固該國的地位。
BNEF儲能負責人James Frith表示:“美國擁有培育國內鋰離子電池價值鏈所需的許多要素,但過去,像特斯拉這樣的個別公司不得不自己開辟一條道路?,F(xiàn)在政策支持到位,我們看到整個供應鏈的公司都在協(xié)同努力,以在國內錨定更多價值?!?/p>
隨著乘用電動汽車銷量的穩(wěn)步增長,歐洲國家的排名也在上升,吸引了更多的供應鏈投資。北歐國家對歐洲的努力越來越重要,因為它們的低碳電力供應使它們對具有環(huán)保意識的公司具有吸引力。芬蘭很快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鎳和硫酸鈷精煉廠之一,這兩種硫酸鹽都是電動汽車電池的關鍵成分。電池材料生產商優(yōu)美科和巴斯夫也都在該國投資。從整體來看,歐洲的電池需求僅次于中國。
歐洲設定了到2025年滿足該地區(qū)所有電池需求的目標,并承諾提供數(shù)十億歐元的國家援助,以吸引對電池供應鏈的投資。
此外,與去年相比,韓國和日本在2021年的排名較低,但隨著國內需求的增加以及對材料精煉和零部件生產的持續(xù)投資,日本有望到2026年提升至第三位。
大多數(shù)資源豐富的國家在供應鏈排名中排名較低,因為它們普遍缺乏國內電池供應鏈和電池需求。然而,其中一些國家,如澳大利亞和芬蘭,已經提升了排名。
BNEF金屬分析師 Allan Ray Restauro評論道:“一些資源豐富的國家正在利用其金屬供應來吸引更多投資進入其國內電池行業(yè)。印度尼西亞正在將重點轉移到下游,成為全球電池價值鏈的關鍵參與者,而加拿大和芬蘭正在尋求為電池金屬供應提供更環(huán)保的替代方案。澳大利亞、菲律賓和南非等國家也有潛力利用其資源財富從供應鏈中保留更多價值?!?/p>
金凱能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合作媒體或互聯(lián)網(wǎng)其它網(wǎng)站,金凱能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想了解更多內容,請登錄網(wǎng)站:http://。